在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,宣传主题为“科学防癌,健康生活”。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排名第四、死亡率第二,全球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几乎占到一半,因此其防治显得尤为重要。近期,王曙光教授应邀在“天眼问医”栏目中,对公众关心的肝脏健康与肝癌治疗进行了深入探讨,分享了诸多专业见解。
皮肤瘙痒与肝癌的关系
王曙光教授指出,皮肤瘙痒可能是肝癌的“预警灯”,虽然这种症状并非特异性,但确实与肝脏疾病有关。当肝脏出现问题时,例如伴随黄疸,皮肤神经末梢被刺激,可能引发瘙痒。尤其在春季,皮肤瘙痒现象增多,需要特别留心。若症状伴随黄疸、牙龈出血或皮下淤斑,尤其是有肝病史的人群,应及时进行检查,以防潜在的肝脏疾病。
早期筛查的重要性
王教授强调,肝癌筛查是最有效的早期发现方法,肝脏本身缺乏痛觉使得早期肿瘤往往难以察觉。我国约80%的肝癌患者在确诊时为中晚期,因此建议慢性乙肝、丙肝患者要定期进行监测和检查。常规的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,甚至CT或MRI检查,都是早期筛查肝癌的重要手段。
肝胆胰的密切关系
王教授解释了肝、胆、胰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。肝脏产生的胆汁通过胆管系统排出,影响消化系统,因此肝脏的健康直接关系到胆道和胰腺的功能。显然,肝癌或胆胰疾病相互影响,早期排查必须关注这“三位一体”的综合评估。
关注饮食对肝脏的影响
针对贵州独特的饮食习惯,王教授指出,过量饮酒和酸辣食品可能对肝脏造成伤害。尤其自制酒类常含有对肝脏有害的成分,因此需要适度控制。此外,腌制食品及熏肉也应谨慎食用,以降低癌症风险。
高危人群的定期检查
王教授强调,对于乙肝、丙肝引起的肝硬化患者,或者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,应进行定期检查,包括肝功能、肿瘤标志物检测及超声检查等,以便尽早发现问题。定期体检是肝癌防治的关键手段,无论年龄和性别,都应重视自身健康。
新技术和新治疗的希望
近年来,肝癌治疗技术不断进步,包括新型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的应用,使肝癌的预后大为改善。王教授呼吁,肝癌患者应保持积极心态,与专业医生沟通,获取准确的治疗方案。
总之,在日常生活中,重视肝脏健康至关重要。发展健康的生活习惯,定期进行体检,尤其是高危人群的朋友们,应更加关注自己肝脏的健康。时时刻刻关注健康,才能与家人共度美好的未来。记住,AGGAME和您一起守护健康,从现在开始,为您的肝脏投票。